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蒲松龄农桑经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(6)

来源:山西农经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1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2.量化的科学操作 量化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、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。《农经》中存在大量的量化数据,对农业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,主要有

2.量化的科学操作

量化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、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。《农经》中存在大量的量化数据,对农业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,主要有以下三种:

(1)时间

农业生产的时间性很强,要把握好最佳时机。《九月》“虸蚄”条曰:“蚄出小如蚕蚁,一见便打之。……勤打之三日可尽。”[2]788讲的是打蚄虫要趁其刚刚孵化,三天之内连续打可以除尽。“谷久旱”条曰:“谷皆旱中秀……倘有三五分熟,急降大雨,雨止便宜速割,一二日割完。”[2]790讲的是谷子在干旱时秀穗,如果有三五分熟时,天降大雨,雨停了就要迅速收割,一两天内割完,否则就会发芽或发霉变黑。

(2)频度

有些农事需要重复进行,《农经》中有一些关于农事频度的记载。《三月》“种棉花”条曰:“棉花地,宜耕二三遍。”[2]772又曰打歧枝(即歧生而无用的枝杈)“大约三伏各打一次。”[2]772

(3)比例

肥料、种子、药物等的使用比例直接关乎农作物的生长,《农经》中有关于比例的记载。《三月》“高粱”条曰:“锄两遍时,每棵投炕洞土一碗,亩可二石。”[2]774《八月》“煮信”条讲了用有毒的信石拌麦种的比例:“约信一斤,煮谷五升,耩十五亩。”[2]783即一斤信石可以拌十五亩地所需麦种,“麦种”条讲了每亩应用麦种多少:“肥田宜多,硗田宜少,大约每亩一市升四合至二升而止”[2]784。

3.农业科技与生产经验的总结

农业科技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,是农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各略举几例:

(1)农业科技

《五月》“牧牛”条记录了给牛喂盐增肥的方法。《六月》“积粪”“牛粪”“造粪”三条记录了多种粪肥的制作方法。《八月》“煮信”条记录的是熬煮信石以及用信石拌麦种的方法。《九月》“种粪”条记录了用蚕沙、羊粪等拌种子的方法,“飞蝗”“打蝻”“虸蚄”“豆虫”“蜚虫”条则记录了防治虫害的方法。

(2)农业生产经验

《正月》“耕时”条记录了用在土里埋木橛来测算最佳春耕时机的经验。《二月》“垦荒”条记录了新垦荒地第一年适宜种芝麻的经验。《三月》“高粱”条记录了高粱不能重茬,即不能连续两年在同一块地种高粱的经验。《六月》“荍麦”条记录了陈荍麦种不可用的经验。《八月》“煮信”条特别注明了信石有毒,事关性命,要收好。《九月》“御灾”条提醒农民总结御灾经验并记录下来留给后人。

五、小结

纵观《农经》中的农业管理思想,具有以下两大特点:

第一,几乎涉及到了农业生产的所有方面。如:人、时、事、物、科技、经验等;第二,具有一定的系统性。任何管理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《农经》中的农业管理涉及到生产前的准备工作,生产中的各个环节,生产后的收尾与总结等,无疑是具有一定系统性的,但这种系统性不是蒲松龄有意识为之的结果。

蒲松龄,字留仙,一字剑臣,号柳泉居士,山东淄川人,生于明代崇祯十三年,即公历1640年,卒于清代康熙五十四年,即公历1715年,是我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文学家,世称“聊斋先生”。他屡次参加科举,却终生不第,几乎终生穷困潦倒地生活在山东农村,著“孤愤之书”[1]3,成就《聊斋志异》,这部短篇小说集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,而在国外,也已被译成多种外语,广泛流传。蒲松龄不仅文学成就斐然,而且在农学著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,他的农学著作主要是《农桑经》,另有一些涉及到农业的诗文或篇章,主要有《秋灾记略后篇》[2]49、《蝗来》[2]530、《捕蝻歌》[2]531,《日用俗字》中的《庄农章第二》[2]744和《养蚕章第三》[2]746。

《农桑经》成书于清康熙四十四年(1705),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北方,尤其是山东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,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,曾在作者家乡淄川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,分为《农经》和《蚕经》两大部分,《农桑经序》曰:“居家要务,外惟农而内惟蚕。”[2]768具体包括《农经》七十一则,《蚕经》二十一则,《补蚕经》十二则,《蚕祟书》二十七则,《种桑法》十则。

《农桑经》蕴含着丰富而极具实践性与指导意义的农学思想,这也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着力较多的方面;此外,笔者经过细致研读,发现书中还蕴含有较为系统的农业管理学思想,该书具有一定的农业管理学文献价值。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。

文章来源:《山西农经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njzzs.cn/qikandaodu/2021/0413/960.html



上一篇:加强农经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农村经营管理
下一篇:山西左权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

山西农经投稿 | 山西农经编辑部| 山西农经版面费 | 山西农经论文发表 | 山西农经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山西农经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