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试论山西民歌剪靛花的同宗现象(5)

来源:山西农经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(三)套曲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 晋北民歌特色区的兴县《剪靛花》属于山西民歌中特有的“昆曲”,但此“昆曲”并非是南、北昆派生出来的,和它们

(三)套曲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

晋北民歌特色区的兴县《剪靛花》属于山西民歌中特有的“昆曲”,但此“昆曲”并非是南、北昆派生出来的,和它们也不一样。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歌套曲,由城镇中清贫的不第文人所组成的“子弟班”或称“穷秀才班”进行演唱。由于流传面不广,多数已失传,仅存《李逵磨斧》《连环扣》《莲花落》三个曲目。

这首歌曲选自《李逵磨斧》(套曲之二)的第十二首,以历史故事为题材,六声宫调式填词而成。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徵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在第四和第六句“此恨怎开消”的“消”字上出现了偏音变宫,使其旋律片段呈“mi-si”的下四度进行,增强了地方色彩。词格上看,除去衬词句和重复句,为“七、七、五”的构成,可以说它沿用了《赠钗》中《剪剪花》的词格。这种两个“七言”后加一个“五言”的形式,在板俊荣、张仲樵《论明清小曲〈剪靛花〉的称谓及词格》中被称作“两句半”体[9]。

五、结语

流传在山西境内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子体较多,它一般结构短小、曲调灵活、内容丰富、称谓多样。宫调式最多,徵调式次之,商调式有个别存在。加变宫的六声调式为主,清乐七声调式和五声调式为辅。山西典型的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以“起承转合”的四句式结构为主,也有带衬词句、重复句的六句式和旋律内部结构扩充的八句式等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笔者分析的《剪靛花》曲谱中“六句式”结构的数量最多。词格来看,较为灵活多变,但大部分还是在“母体”七言的基础上展开。唱词第一句多出现“词曲不同步”的现象。各句尾腔多为旋律下行,就六句结构而言,第一、二句一般落“徵”音(或“宫”音),第三句落音较灵活,第四句一般落“宫”音(或“徵”音),第五、六句一般落“徵”“宫”(或“宫”“徵”),是具有“程式性”特征的。

当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从一个民歌特色区传播到另一个民歌特色区时,一定会受当地许多因素的影响,从而使其内容、称谓、调式、旋律片段、节奏形态、词格词式、衬词衬腔以及演唱的润腔等方面较之前产生一定的变化。它们之间既有着一定的“相似性”,又有着一定的“差异性”;既有着“万变不离其宗”的内在联系,又有着“同中有异”的变化形态。

[1]明·万历无名氏钞本.钵中莲[J].剧学月刊,1936(2).

[2]廖奔.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[M].台北: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,1992.

[3][9]板俊荣,张仲樵.论明清小曲“剪靛花”的称谓及词格[J].大众文艺,2009(7).

[4]梁生安.俗曲“满江红”研究[J].南京艺术学院学报,1995(2):37-38.

[5]项阳.山西乐户研究[M].北京:文物出版社,2001.

[6]冯光钰.中国同宗民歌[M].北京:中国文联出版公司,1998.

[7]中国民间音乐集成·山西卷[M].北京:人民音乐出版社,1990.

[8]唐文滔.79首同名民歌“放风筝”的宗族关系[J].星海音乐学院学报,2017(3):23-24.

文章来源:《山西农经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njzzs.cn/qikandaodu/2021/0309/638.html



上一篇: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研究以山西
下一篇:山西民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

山西农经投稿 | 山西农经编辑部| 山西农经版面费 | 山西农经论文发表 | 山西农经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山西农经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