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试论山西民歌剪靛花的同宗现象(3)

来源:山西农经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“弹唱”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间演唱形式,主要在晋西北的离石、中阳、柳林、方山一带流传。清末民初,“弹唱”曾是当地百姓

“弹唱”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,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民间演唱形式,主要在晋西北的离石、中阳、柳林、方山一带流传。清末民初,“弹唱”曾是当地百姓最喜爱的一种形式,民间流传着“东秧歌,西道情,听小曲还属离石城”的说法。套曲《审录》是“弹唱”中代表性最强的曲目,它根据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中《玉堂春遇难逢夫》编写而成。《虞美人》选自《审录》之十六,与其收录的《银纽丝》《西江月》《钉缸》等曲牌均为明清小曲。曲谱如下:

这首歌曲属于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之一,五声宫调式填词而成,四句式结构。从曲调上看,四句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”。旋律片段中,宫音、徵音、角音的地位较为突出,形成了“do-mi-sol”的骨干框架。多处使用了下滑音,“do-mi”的下行小六度进行出现了三次,且各句末多为旋律下行。歌曲第一、二句运用了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手法,第一句四小节唱前半句词“自从三哥”,第二句四小节唱后半句词“上南京”,两句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一句唱词。这种情况在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。

四、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其他变体

随着《剪靛花》的不断发展,为了使其有更充分的表现能力,简单的起承转合性四句式结构中“转”“合”两个部分常常重复形成“双转合”,使之发展为六句式、八句式的结构等。

(一)小调类六句式、八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

在小调类《剪靛花》的变体中,六句式结构是最常见、数量最多的,它在山西的四个民歌特色区都有存在。其中,晋中民歌特色区太原《马(码)头调》中的《劝郎君》也是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

1.小调类六句式结构的《剪靛花》。晋西北特色区的浑源民歌《盼丈夫》是一首“情歌类”题材的作品,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相思之情。歌曲为清乐七声徵调式,六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4+4”,各句落音分别是“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、徵”。词格在“母体”七言的基础上扩充为“十、十二、九、十”。从结构上看,带有“衬词句”和“重复句”,其中“衬词句”是有所扩充的,在“哎呀我的那个妈”之后,加入了“妈呀哭了一声娘”使其增强了语气、增加了句子长度。整首歌曲中,出现的一个偏音“fa”就在扩充句“妈呀哭了一声娘”的“呀”字上,虽只是经过音,但旋律下行所产生的“小二度”却使得歌曲多了些悲伤、忧郁、叹息的成分。

产生于晋东南特色区的沁源民歌《一年庄稼二年闹》是一首反映农民生产的劳动类歌曲。曲式上看,这首歌曲为六声宫调式,六句式结构。句幅为“4+4+4+4+2+4”,各句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从词格上看,歌曲字数分别为“七、十、七、七”,基本沿用了“母体”七言的特征。第一、二句唱一句词“众位老乡站圆圈”,出现了“词曲不同步”的现象。此外,旋律中的衬词句“哎咳哎咳哟”,则加强了歌曲的抒咏性。

《马(码)头调》最早的记载是在清·乾隆六十年的俗曲总集《霓裳续谱》中。收录《马(码)头调》最多的文献是清道光八年的《白雪遗音》,约有510首,且附有《马头调带把》工尺谱1首。这部文献所记载的《马(码)头调》有表达爱情的、讽刺贪官污吏的、描写自然风光的以及由戏曲故事改编的作品。其中,表达“爱情”的作品有430余首。

《马(码)头调》在山西的“太原民歌”中大约有20余首,其中这首《劝郎君》就具有山西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的基本特征。歌曲属于加清角和变宫的清乐七声宫调式,有“衬词句”和“重复句”的六句式结构。《马(码)头调》一般唱词较长,《劝君郎》也不例外,每段三句,共十段。第一、二句唱一句词“虞美人亲人呀病在床上”,同属“词曲不同步”的情况。词格上看,为“十、十三、八、八”。从句幅来看,每句仅两小节,是紧缩型“2+2+2+2+1+2”的结构。旋律片段中多处使用了附点八分音符。六句句尾多为下行音阶,落音分别为“宫、徵、徵、宫、徵、宫”。

关于《马(码)头调》的属性问题,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。一种是以冯光钰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,他们认为《马(码)头调》属于同宗民歌《剪靛花》调,是《剪靛花》的变体之一。其代表著作及学术论文有冯光钰的《中国同宗民歌》、康玲的《关于〈剪靛花〉歌系研究》、顾红红的《明清俗曲研究》、冯智全的《〈姑苏风光“码头调”在吴歌中的形态及当代衍生》等。另一种是以唐文滔《79首同名民歌〈放风筝〉的宗族关系》为依据[8],文章从《马(码)头调》的流传时间、词格规律、唱词篇幅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,创始性的认为《马(码)头调》不是曲牌名,不属于《剪靛花》调,也不是《剪靛花》的变体,而是一类民歌的称谓。

文章来源:《山西农经》 网址: http://www.sxnjzzs.cn/qikandaodu/2021/0309/638.html



上一篇: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研究以山西
下一篇:山西民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

山西农经投稿 | 山西农经编辑部| 山西农经版面费 | 山西农经论文发表 | 山西农经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山西农经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